刘永坦,1936年生于南京一个知识分子家庭,战火纷飞、颠沛流离,这是他对童年最深刻的记忆,此外,就是母亲在油灯下给他们讲古诗词。他告诉记者:“我记忆最深还是《满江红》吧,怒发冲冠,壮怀激烈。我脑筋里能回忆起那苦难的样子,我父亲就说这些灾难的造成就是我们国家太弱,受人欺负,你们长大要改变这个局面。”
淡泊名利、以身报国的种子那时候就悄悄播散在刘永坦幼小的心灵中。1958年,刘永坦通过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和清华大学学习,成为哈工大的一名青年教师。1979年,公派英国留学深造,主要从事信号处理研究。也就是从那时候起,刘永坦对雷达有了全新的认识。传统的雷达虽然号称“千里眼”,但前提取决于它站得有多高,地平线之外的地方都是传统微波雷达的盲区,世界上少数西方大国因此开始研制新体制雷达。1981年秋天,刘永坦学成归国,他的心中已经瞄准了一个目标:开创中国的新体制雷达。事实也很快证明,刘永坦的选择很有前瞻性。
但是,当时全球范围内新体制雷达也只是刚刚起步,没有可供参考的资料,更没有相关的技术可供借鉴。刘永坦的想法招来一片质疑的声音。